另一個實驗是在加州斯坦福大學附近的一個以食品種類繁多聞名的超市進行的。工作人員在超市里設(shè)置了兩個吃攤,一個有6種口味,另一個有24種口味。結(jié)果顯示有24種口味的攤位吸引的顧客較多:242位經(jīng)過的客人中,60%會停下試吃;而260個經(jīng)過6種口味的攤位的客人中,停下試吃的只有40%。不過最終的結(jié)果卻是出乎意料:在有6種口味的攤位前停下的顧客30%都至少買了一瓶果醬,而在有24種口味攤們前的試吃者中只有3%的人購買東西。下面,譚小芳老師再與您分享這么一個案例——
曾有一家造紙企業(yè),因經(jīng)營無方,多年虧損。新總裁上任后,發(fā)現(xiàn)員工作風散漫,上班下班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沒個標準。于是總裁問辦公室主任,以前是否設(shè)立過一些規(guī)章制度。辦公室主任說,企業(yè)不但定有規(guī)章制度,而且非常詳細。等把管理條例拿來一看,好家伙,厚厚五大本。總裁翻了翻說,這么復雜的東西,誰看,怎么記得?。?/span>
于是,親自主持制定了兩項管理制度,一項叫做“四無”,一項叫做“五不走”。兩項制度,一共九條,簡單清楚,人人明白。自此以后,工廠管理大有起色,人人都夸老總“英明”。這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簡單化常常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做事力求簡單,繁雜會讓我們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是很容易的,多余的裝飾、多余的構(gòu)建、多余的想法、多余的語言都會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復雜化。
還有一個腦筋急轉(zhuǎn)彎智力游戲:說有一個啞巴到雜貨店里買一把剪刀,伸出右手的二個手指比劃半天才使店員知道他要買剪刀。后面來了一個聾子,他想買一把錘子,想想聾子該怎么表達?大部分人都會脫口而出說聾子可以握緊拳頭,錘錘打打地比劃,店員一定會明白!其實哪有這么復雜,聾子又不是啞巴,直接說自己要一把錘子不就得了!在一些民營企業(yè)里,我常常見到管理人員往往會把簡單的事情想的很復雜,做的很復雜。
這是一個誤區(qū),很多人把簡簡單單的事情做成很難很難的事情,這是管理上最忌諱的問題。哈佛商學院的一位教授說:任何當你面臨一個決策拿不定主意時,那么給你兩秒鐘時間去做決定,不要遲疑,馬上決定,然后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無論你花再多的時間,或做大量的研究,結(jié)果往往是相同的。
這些年設(shè)計界也一直在提倡“少就是多”、“簡單就是美”,科學界也講究要用最簡略的語言最簡單的公式揭示世界的終極真理,企業(yè)營銷也是一樣啊。無論哪一家企業(yè),其資源都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資源效應運用到最好?首先就要改變過往的生活信念,重新樹立“少就是多”的價值觀,然后在市場營銷中堅決地實施這一信念,相信一定會終有所成??倸w一句話,少就是多,多就是少,簡單思維,往往可行。